内存

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, 我不怕挫折阻挡, 只怕自己投降.

快科技2020年度评奖:内存硬盘篇

作者: 来源: 分类: 内存条 添加日期:2021-02-14 浏览:0  评论:0

  风平浪静指的是内存、SSD及HDD硬盘技术在2020年依然是常规升级,DDR4内存这两年都是尾声阶段,前两年推出的DDR4-4800、DDR4-5000内存在今年依然还是性能顶流,性能上主要的进步倒是今年的超频纪录破了7GHz的纪录,比去年的6GHz在高一头。

  对普通用户来说,内存今年的变化主要是价格继续下滑,8GB重回200元内,16GB单条也只要400来块,高端用户建议直接32GB,未来几年都不用升级。

  平静之外,内存市场今年也有不少波动,传奇的B-Die核心停产,引发了玩家对超频核心的关注,好在B-Die核心内存现在还没有退市,只要找还是有的。

  另外就是内存的价格在年末来了一波异动,内存厂商对不断跌价的行情早就不满了,今年半导体全行业的缺货以及美光工厂的跳电事故,导致内存价格走势有些不稳,或许2021年初就是另一番景象了,且买且珍惜。

  还有一点就是今年国产内存正式量产,并大规模上市,多个品牌都推出了国产DDR4颗粒的内存条,价格很有优势,这也是未来内存市场的一个波动因素。

  DDR4内存技术上已经没多少新意,今年冲击内存频率纪录的内存不多,英睿达铂胜MAX 5100 DDR4-5100是少有的几款破5GHz频率的内存,限量出售,8GBx2套装。

  这款内存的外观可以说是平平无奇,一点也不炫酷,RGB信仰灯都不要了,但是它的性能很不错,不仅标称5100MHz频率,而且超频中也创造了6666Mhz的纪录,实力不俗。

  对高端内存来说,容量、频率、延迟(还有价格)往往是不可能都完美的,总要有个取舍。这对芝奇皇家戟DDR4-4400内存频率不是最高的,但4400MHz依然是TOP级的性能,没有人会觉得不够用。

  除了频率之外,这条内存的延迟也只有CL17,同时单条容量16GB,套装32GB也能满足高端玩家的要求,再加上皇家戟系列最炫酷的RGB信仰灯,综合实力最佳。

  XPG龙耀D50重装铠甲RGB釉白版是威刚的新品,有4800、5000MHz两款,后者也迈入了5GHz大关,是目前高频DDR4内存中的王者水平。

  除了频率,这款内存还采用了精挑细选的内存颗粒,配以10层PCB板,支持XMP 2.0,支持AMD及Intel全平台。

  RGB及造型也别具一格,定制了加厚合金散热片,电镀及多次打磨带来了奢华的镜面质感,三角造型的RGB信仰灯不仅炫酷,还支持多主板平台,还有自家配套的APP控制。

  今年10月份AMD发布了锐龙5000处理器,Zen3架构的IPC性能提升了19%,单核逆袭,所以引发了玩家的轰动,而焰光戟的新品就是为锐龙5000优化的。

  国产的DDR4内存颗粒已经量产,今年有多款基于合肥长鑫的国产内存条上市,其中光威弈Pro 8GB DDR4-3000是比较早的,全线采用国产自主的长鑫存储DDR4颗粒,1xnm级别工艺制造。

  这条内存是普条版,不带散热马甲,内存条采用八层PCB设计,磨砂黑防焊层,支持XMP 2.0,3000MHz 16-18-18-38/1.35V,完全兼容Intel、AMD主流平台。

  英睿达铂胜系列也是市场上的的经典内存了,虽然型号很早,但是新版的DDR4-3200内存条升级了美光C9BJZ颗粒,超频潜力不错,不少网游实测可上DDR4-4000频率。

  目前8GBx2套装价格只要430多元,考虑到品牌、性能及超频等综合因素,这款内存条性价比很不错,值得考虑。

  高性价比内存中,DDR4-3200是最为均衡的,科赋BOLT X雷霆DDR4-3200 8GBx2也是一款值得推荐的平价内存,作为SK海力士的亲儿子,内存颗粒是最近很热的CJR颗粒,频率也可以挑战DDR4-4000。

  价格方面,8GBx2套装是450元左右,容量要求高的可以考虑单条16GB的,价格也差不多,不到900块就能实现32GB容量。

  2020年内存技术的进步并不大,DDR5标准确定了,相关样品也有了,不过今年的技术创新首先给了合肥长鑫CXMT,他们量产了国内第一的DDR4/LPDDR4等颗粒,工艺水平是1Xnm,具体应该是19nm。

  19nm工艺相比三星量产的第三代10nm工艺要落伍不少,但是对国内来说,这是0的突破,意义非凡,而且长鑫的内存颗粒从早期的2666MHz已经转向了3000MHz,不论价格还是超频等都可圈可点,超出预期。

  作为内存行业的一哥,三星每次都走在了内存技术领先行列,今年推出了LPDDR5-6400内存,核心容量16Gb,规格、性能都是一流的。

  不过这款内存芯片最大的突破不是规格,而是首次使用了EUV光刻工艺,三星的内存已经进入了1Znm节点,内存也遇到微缩难题,上EUV光刻机是顺理成章,但首次吃螃蟹的勇气可嘉。

  随着国产内存芯片的量产,七彩虹也推出了全面使用国产DDR4颗粒的内存系列,名为国创·战戟,采用无马甲涉及,采用八层PCB电路板,精选长鑫内存颗粒,时序分别为16-18-18-38,电压1.35V,还支持XMP 2.0一键超频。

  七彩虹战戟DDR4-3000 8GBx2价格很便宜,单条只要189元,日常可以做到179元的低价,适合一般用户。

  近年来影驰的HOF OC Lab内存搞得有声有色,性能、颜值兼备,在高端市场也风生水起,是少有的全三星B-Die核心内存,这次的HOF OC Lab幻迹最高也做到了DDR4-4600高频率。

  不过综合推荐的还是HOF OC Lab幻迹 DDR4-4000,频率够高,CL17延迟够低,陶瓷白工艺+水晶RGB灯条也足够炫酷。

  对于土豪玩家来说,容量、性能以及品牌都要响亮,那么海盗船的Dominator Platinum White RGB系列值得推荐,外观为纯白色调,两侧是四颗金螺丝,顶部是ARGB炫彩灯条,而内部是十层PCB电路板、三星B-Die DDR4内存颗粒。

  这款内存套装容量最低16GB,最高可以达到128GB,16GBx8,适合HEDT平台发烧友。

  硬盘市场的2020年依然是以降价为主,而且随着市场主流转向TLC、QLC闪存,SSD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,1TB甚至2TB的价格都可以接受了,用来当游戏仓库盘也很合适。

  技术上,PCIe 4.0硬盘去年是刚刚崭露头角,今年可以说是遍地开花,高端产品几乎必上PCIe 4.0,只不过现在的桌面平台依然只有AMD的锐龙支持,Intel平台没必要本着PCIe 4.0而来。

  当然,我们还会欣喜地看到今年基于国产闪存的SSD硬盘也大量上市了,长江存储甚至自己做了致钛品牌,主打产品也很有特色,TBW寿命比三星等公司的SSD还要强。

  此外,HDD硬盘市场上依然是以超大容量为主,慢慢地跟普通消费者绝缘,更适合NAS及企业级市场。

  今年PCIe 4.0硬盘出了不少,但是三星的980 Pro系列无疑是最耀眼的选择之一,可惜今年也没了MLC闪存,开始使用TLC闪存。

  不过980 Pro系列SSD硬盘的性能依然出色,读取速度可达7000MB/s,写入速度5000MB/s,几乎达到了PCIe 4.0的极限,随机写入可达600K IOPS,随机读取可达1000K IOPS,都是傲视群雄的水平。

  西数的黑盘SSD在SN750打响名头之后,今年也推出了更强大的SN850黑盘系列,升级了PCIe 4.0,最高连续读取速度为7000MB/s,最高连续写入速度为5300MB/s,随机性能也达到了72万IOPS、100万IOPS。

  为了压制这么强大的性能带来的散热,翼龙S70还设计了立体式全覆盖散热装甲,号称工作状态可降温30%,不掉速,还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。

  综合来看,威刚XPG翼龙S70 1TB也是当前最强的PCIe 4.0硬盘之一,各方面都极为出色。

  在HDD硬盘中,今年18TB硬盘开始上市,其中希捷银河X18 TB系列性能是最强的,采用了CMR传统磁记录存储格式,九碟充氦封装,单碟容量2TB,转速7200RPM,缓存256MB。

  因为主打企业级市场,所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从120万小时增加到250万小时,最大持续数据传输率从260MB/s提高到270MB/s,并针对企业级应用做了优化。

  如果说SSD硬盘还有什么比不过HDD硬盘的,那就是容量了,三星870 QVO 8TB弥补这一点遗憾,这个容量是目前消费级SSD硬盘的容量之最。

  8TB容量还不够大?或许可以考虑影驰的擎GA-E 16TB硬盘了,这本来是一款面向企业级的大容量SSD,但是高玩也可以考虑用它来做数据盘,2.5寸规格、SATA 3接口毫无压力。

  近年来不少家庭甚至小型企业都使用了NAS,对数据存储的要求也提高了,希捷的酷狼Pro系列就是高端NAS专用盘,18TB是今年新出的最大容量,转速7200PRM,缓存容量256MB,最多支持24盘位,

  此外,酷狼Pro 18TB支持7×24不间断工作,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20万小时,年写入量300TB,质保五年。

  致钛是长江存储旗下的子品牌,后者去年量产了国产第一的64层TLC闪存,今年大规模上市了,致钛也使用了自家的闪存,并做了针对性优化。

  致钛SC001的1TB版寿命可达680TBW,是同级别中最高的,售价只要739元了,性价比很高。

  对于追求性能或者笔记本用户来说,M.2硬盘也是今年的主流之选,金士顿KC2500就是一款高性价PCIe 3.0硬盘,最高容量2TB,不过日常用500GB即可。

  2020年3D闪存的层数再创新高,美光11月份首发了176层堆栈的3D闪存,基于两个88层叠加而成,第一批为TLC颗粒,单个Die的容量为512Gb(64GB),后期很可能会加入QLC。

  得益于新的闪存架构和堆叠技术,美光将176层的厚度压缩在了45微米,基本和早期的64层浮动栅极3D NAND差不多,1TB容量厚度也不过1.5mm,可以轻松放入手机中。

  性能方面,新的闪存传输速率提高至1600MT/s,而此前96/128层的都是1200MT/s,读写延迟相比96层改进35%,相比128层改进25%,混合负载性能相比96层改进15%。

  在闪存芯片这个赛道上,长江存储不仅量产了64层3D闪存,今年4月份更是推出了128层堆栈的3D闪存,有TLC及QLC两种,其中QLC闪存是业内首款128层QLC规格3D NAND,且拥有已知型号产品中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,最高I/O传输速度和最高单颗NAND闪存芯片容量。

  长江存储的128层闪存均长存自研Xtacking 2.0架构,外围电路和存储单元可堆叠,带来极佳的扩展性。

  2020年HDD市场最大的遗憾就是全新的HAMR热磁辅助磁记录技术跳票了,西数选择在Ultrastar DC HC650 20TB硬盘上使用EAMR能量辅助磁记录技术作为过渡,再配合SMR技术实现了20TB的容量。

  此外,Ultrastar DC HC650 20TB硬盘还使用了第五代充氦技术,均内部整合了多达九张碟片,平均单碟容量2.2TB,第一次采用驱动电机技术。

  RC10系列其实不是新产品,但东芝存储今年改名为恺侠,重新推出了一大波SSD产品,其中原先的RC500系列变成了现在的EXCERIA RC10系列,使用了原厂的BiCS闪存,具备1700MB/s的读取速度、1600MB/s的写入速度,还支持SSD Utility管理软件,5年质保。

  RC10系列500GB版只要419元,反正是比它便宜的没它大牌,比它大牌的没它便宜,值得入手。

  写入寿命方面,512GB容量的就有320TBW写入量,平均无故障时间150万小时,均提供5年质保。

Tags :
评论

还没有人回复哦. 赶快来抢沙发 !!!

发表评论
姓名:
验证码:
关于我

    昵称:枫叶 (Q:271464)

    邮箱:lanlansky#html.cx

    微薄: http://t.qq.com/lanlansky

    每一次成功,都比不上明确下一个目标的喜悦.

相关阅读
最新评论